2024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6)
2024-09-03 11:58 来源:财政部网站 字号:
二是深入推进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修订《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建立以奖代补机制。下达2024年补助资金707.8亿元,计划支持筹集建设配售型保障性住房22.7万套、配租型保障性住房148万套,支持改造城中村118.94万户、老旧小区5.77万个、棚户区(城市危旧房)7.41万套,推动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
三是扎实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制定方案,通过竞争性选拔分批确定部分基础条件好、积极性高、特色突出的地级及以上城市,扎实有序推进城市更新行动。2024年已通过竞争性选拔确定首批15个城市开展相关工作,拨付补助资金30亿元。
(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迈向更高水平。
一是持续完善区域重大战略财税支持政策。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实施,支持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推动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研究制定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综合性财税政策。加大对革命老区、边疆地区、资源枯竭城市等重点地区和特殊类型地区支持力度,推动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增强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二是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开发开放。贯彻落实《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出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货物、物品有关税收政策,支持合作区高标准实现“一线”放开、“二线”管住,推动构建与澳门一体化高水平开放新体系。2024年3月1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正式实现封关运作,相关税收政策平稳实施,政策红利不断释放。
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大投入、完善机制、深化改革,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一)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是支持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下达大气污染防治资金340亿元,强化对京津冀及周边、汾渭平原、长三角等重点区域的投入,支持开展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治理、大气环境治理和管理能力建设等重点工作。2024年6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为78.3%。
二是支持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下达水污染防治资金267亿元,比上年增长3.9%,以长江、黄河流域为重点支持地方开展流域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保护修复。积极推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继续引导长江、黄河全流域地方加强协商合作,协调推动黄河干流(晋陕蒙)、长江干流(渝鄂段)新建跨省机制,黄河流域试点奖补政策进一步延长至2025年。2024年1-6月,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为88.8%,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
三是支持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下达土壤污染防治资金44亿元,以涉重金属历史遗留尾矿库治理为重点,支持开展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和风险管控。2024年1-6月,全国土壤环境风险持续有效管控,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农用地土壤环境状况总体稳定。
(二)持续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一是全力支持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出台《关于财政支持“三北”工程建设的意见》,加快推动构建稳定持续、保障到位、渠道多元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撑体系;新设立“三北”工程补助资金并下达2024年预算120亿元,集中资源打好标志性战役,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二是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下达资金129.5亿元,支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推动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三是强化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下达资金42.5亿元,支持地方开展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实施受损山体和地表植被恢复,改善区域生态状况,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碳汇能力。
四是有力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下达资金40亿元,支持沿海城市全方位、全海域、全过程开展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五是全面推进林业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稳步推动碳达峰碳中和。
一是多渠道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资源统筹,优化支出结构,继续强化保障力度,积极支持清洁能源推广和应用、重点行业领域低碳转型、碳汇能力巩固和提升等。推动设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专项资金,2024年安排75亿元,支持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发展。
二是引导多元化投入。发挥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等政府投资基金撬动引导作用,加大对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等重点领域投入。加快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推动生产要素向绿色低碳领域倾斜。
三是落实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政策。推动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积极采购和使用绿色低碳产品。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实施城市范围拟从48个增加至100个,绿色建材产品种类拟从75种扩展到100种。研究制定面向绿色产品的政府采购政策,对符合条件的绿色产品实施强制采购或优先采购。
八、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地方财政运行总体平稳
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大财力下沉力度,压实地方各级“三保”保障责任,强化监测预警,切实筑牢兜实“三保”底线。
(一)优化对地方转移支付,基层财力保障进一步加强。
进一步树牢过紧日子思想,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2024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继续保持10万亿元以上,剔除一次性安排的支出后同比增长4.1%。完善资金分配办法,强化激励约束,向重点领域和困难地区倾斜,增强地方财政保障能力。同时,推动地方下沉财力,为基层财政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二)严格落实“三保”主体责任,兜底保障机制更加健全。
- 1商务部:就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价格承诺方案交流取得了一定进展
- 2多家上市公司实控人、控股股东频频以协议转让的方式出让股权
- 3江西首支省级科创基金开始招GP了,预计目标规模20亿元
- 4英伟达即将披露三季度财报,已有多家机构分析师上调英伟达目标价
- 5美国大选结果出炉后,华尔街对于美联储明年降息前景的担忧愈发强烈
- 6黄羽鸡行情走势相对平稳,未出现较大季节性波动,企业将仍处于盈利区间范围内
- 7多只黄金ETF基金份额创新高,再有黄金ETF宣布降费
- 8人形机器人利好催化密集,相关概念股表现活跃
- 9互换便利首批500亿元操作已经落地,超过120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购增持再贷款
- 10小额贷款行业洗牌加速,商丘至少31家小贷公司未通过年审
- 热图
- 精彩瞬间
- 精彩新闻
-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