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经济网

西南大省要全产业链发力氢能,开拓氢能应用场景,扩展氢能下游产业链(2)

2024-11-10 20:32    来源:财联社      字号:

通过构建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可以促进氢能在交通、储能、工业等多个领域的应用。“由于氢能产业链较长,涉及制氢、储运、加注和应用等多个环节,高端装备、关键核心技术、基础材料和核心部件,一定是最需要突破的领域。”

  李光辉认为,尽管四川在发展氢能产业发展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但只有在各个环节进行技术突破,降低成本,才能最终实现氢能产业的健康发展。

  以成都为主的平原地区为例,目前已吸引了头部企业亿华通(688339)的入驻。这是首家同时在“A+H”股的氢燃料电池企业。2019年,亿华通来此设立西南总部,并成立了成都亿华通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和成都国氢华通科技有限公司。

  今年9月,亿华通总裁付晓明明确表示,将在四川投资15亿元,打造西南总部基地,建设年产能10000台套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生产基地。

  龙头企业入驻四川,是四川具有天然发展氢能资源优势,吸引企业来此耕耘的一幕。近年来,也冒出一批核心技术企业,完善四川在“制—储—运—加—用”产业优势和集聚度。

  在制氢领域,出现了四川华能、亚联氢能、莒纳科技等近30户上游企业;储运加氢环节上,中材科技、四川空分、厚普股份、四川金星、金克星等企业在此;加氢方面,东方氢能、荣创新能、成都客车、重汽王牌、纵横大鹏等企业“冒头”。

  李光辉认为,企业的集聚是氢能产业链发展的基础。“一方面,可以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紧密合作,加强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率;另一方面,上下游企业集聚后,也有助于降低物流和交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降低氢能的整体成本,推动氢能产业商业化进程。”

  截至目前,四川正加快推动氢能在城际客运领域的应用,计划到2027年,新增氢燃料电池重卡、换电重卡各100辆以上。

  对此,李光辉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氢能重卡在经济性方面,与传统燃油车和锂电池具有竞争优势。“目前,氢燃料电池重卡车摆脱了纯电卡车笨重的电池组,在载货能力上优于纯电卡车。同时,燃料电池的普遍寿命高于锂电池,长期使用成本低于纯电动卡车,使得该领域具有发展空间。”

  同时,氢能在城际客运领域的应用,也能实现车辆行驶全程中“零”碳排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氢能之都”。

  多省出台政策,发展氢能产业

  由于氢能在能源结构转型,占据着重要位置。今年以来,多地发力氢能产业。

  其中,陕西省发布了《关于支持开展高速公路分布式光伏、加氢站建设及氢能汽车通行有关事项的通知》,对安装使用ETC装备的氢能车辆,全额免除省内高速公路通行费;浙江省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浙江省汽车加氢站安全运行日常管护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北京市印发了《北京市氢燃料电池汽车车用加氢站建设审批暂行办法》的通知,规范北京市氢燃料电池汽车车用加氢站建设审批……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我国已发布了近40条与氢能相关的政策。从相关政策上看,各省均在加速推进氢能产业的发展进程,同时结合资源禀赋优势,开拓氢能应用场景,扩展氢能下游产业链。

  对于各地积极建设发展氢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兼职教授谭浩俊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新兴产业上看,各地围绕新技术、新产业发展,从思路上看是好的。

  “一方面,说明各地都很重视新兴科技的发展,利用新材料、新技术来转型升级,提升地方产业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在发展中,也需要积累相应的才人储备。”谭浩俊认为,现阶段,氢能发展最大的短板是装备技术支持不足,尤其是存储领域。

  谭浩俊认为,国内存储氢,基本采用质子交换膜、高强度缠绕碳纤维、聚合物气瓶内胆等技术,但技术仍有上升空间。

  上海中创产业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李光辉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目前最新的存储氢能技术是固态储氢技术,它具有高能量密度、安全稳定等优点。

  “固态储氢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吸附储氢和化学吸附储氢两种路线,其中镁系材料技术路线被看好,因为相较于钛系、稀土系,镁系成本相对较低。

  各地之所以建设加氢站,李光辉认为,加氢站在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能量补给站”,从产业链上是必须建设的一环。从全球范围来看,加氢站的参与对象均是能源巨头、汽车制造商和专业加氢站运营商等。“一旦氢能在技术上实现突破,中石化、中石油等国内巨头,就能在原有油站的基础上叠加氢能‘补给’,这对于行业发展有很大支撑作用。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编辑
  • 热图
  • 精彩瞬间
  • 精彩新闻
  • 随便看看
热门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jvbao#sw2008.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