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生物持续领跑物联网医疗新格局 解决方案可复制、生物安全体系有望被重塑(2)
2020-04-14 16:06 来源:东方经济网 字号:
报告期内,该生物样本库产品及方案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等多家医疗、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长期合作关系,行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可以看到,海尔生物目前所布局的各生物安全细分场景,其业务分配日趋合理化,销售收入增长态势平均,市场爆发前景可期。
管理体系如何承载上述方案与场景?根据年报,截至2019年底,公司国内签约经销商超过100家,覆盖重点地区的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血站、生物药企及高校科研机构等终端客户;此外,公司与国内超过400个售后服务商建立稳定合作。
目前,有权威专家预计全球疫情将持续至年末;作为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的长期合作伙伴,海尔生物有望进一步开拓海外生物安全市场。
下阶段,海尔生物今年将拓展场景方案,在实验室生物安全、生物样本转运安全等成长性业务加大投入,布局离心机、蒸汽高压灭菌调备、移动负压隔离设备等系列产品和解决方案。
技术核心优势获投资人认可
“新基建”背景下,以物联网、5G为代表的新技术发展势必讲推动场景方案的创新和迭代,并加速行业数字化进程;而关于技术研发等核心优势的支撑必不可少。
年报显示,海尔生物2019年科技投入达到1.21亿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1.99%,公司研发人员的数量277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25.65%。
报告期内,公司新申请专利127件,获得授权61件;截止到2019年底,公司共拥有 229 项专利、13项170余个产品获得CFDA认证、取得22项软件著作权。
不难发现,海尔生物在科技方面的投入有一条清晰的脉络。
先期,作为低温存储设备的核心组成,公司专注于低温存储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并建立了完整的技术体系,打破国外垄断,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项。
报告期内,根据在血液、疫苗领域的布局,公司自主研发自动化疫苗冷库、自动化血浆冷库(自动挑单袋血浆)、-80°C自动化大容积冷库以及-190°C自动化液氮罐等一系列自动化产品与方案,满足用户高效管理、减少人工等需求。
其中,公司拥有涵盖-196°C至 8°C的低温存储产品以及生物安全柜、二氧化碳培养箱等产品组合;同期,这些第二类医疗器械也均在行业内被用来进行超过20年的干细胞及免疫细胞储存等多种用途。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海尔生物早在2017年就成为中国第一、全球前三的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行业龙头,在中国生物医疗低温存储市场的占有率35.8%。截至2019年底,公司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已应用于全球100余个国家和地区。
上述科技投入,不但帮助海尔生物构筑起了极高的行业技术壁垒,也实实在在地支撑起了海尔生物日常服务、团队管理的巨大潜在价值,并吸引一批注重可持续发展的投资人。
在当下可持续投资成为主流的背景下,二级市场反馈,海尔生物正持续获得来自医疗、健康为主题的公私募基金的青睐;其中,每年不少于10%的股利分配方式、为稳定股价而制定的有力回购措施也成为考量因素。
投资人投入真金白银,看好的并不简单是生物医疗市场的巨大规模,而是看中海尔生物这一品牌在复制商业模式、整合行业资源、定义行业标准方面影响力,以及海尔生物在海外业务的高爆发力。
近几年,随着物联网体系逐步延展,人才向心力也是公司持续经营的重要指标。海尔生物在管理中实践“人单合一”模式,员工以用户为中心,创造用户价值,并在此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合一,以此来激发员工的激情和创造力。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物联网红利逐步“兑现”,海尔生物有望获得持续领先的强大动力,在支撑其长期稳健发展的同时,也打造出行业绝对领先的核心竞争力。
(客户宣传稿件,图文均由客户提供,仅供参考)
- 热图
- 精彩瞬间
- 精彩新闻
-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