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经济网

孙勇案“不宜回应”的背后有什么“不宜”?(2)

2019-07-31 13:01    来源:消费日报网      字号:

  孙勇的辩护人申请的是陈某、胡某出庭作证,几次开庭陈某都未去作证,不具有鉴定资格的李某某却被派往法庭作证。

  具有鉴定资格的胡某去法庭作证却先旁听了审判过程,别说她不出庭作证,已经旁听了庭审,尤其是旁听了针对鉴定意见这一部分的庭审,她的作证还能作为定案的主要依据吗?

  四:两人两天时间做完上千册账目的鉴定

  永合所对棉麻公司1998至2000年间的会计凭证1237册、各类账本44册进行鉴定。委托时间是2014年12月9日,鉴定意见出具的时间是2014年12月10日,也就是说前一天委托第二天就得出结论。永合所指派了两个鉴定人,两天之间就鉴定完了一千多本凭证和账册,并出具了鉴定意见。法院根据该鉴定意见,判处孙勇有期徒刑十年。法院究竟是在审理案还是在给鉴定背书。

  五:还未鉴定,已知贪污委托人违法明示鉴定意图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委托人不得要求或者暗示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按其意图或者特定目的提供鉴定意见。这是为了保证司法鉴定意见的公正性,防止鉴定机构为了迎合委托人,按照委托人的意图出具鉴定意见。

  但是,永合所的鉴定意见书中,在“委托鉴定事项”一栏赫然写着:原固镇县棉麻公司、原固镇县棉花合作社,在2001年企业改制过程中,该公司经理孙勇隐匿资产情况及被隐匿的资产去向情况。在“鉴定目的”一栏写着:为查明原固镇县棉麻公司,固镇县棉花合作社在企业改制过程中,该公司经理孙勇隐匿资产情况及被隐匿的资产去向提供参考。这不是暗示,分明就是明示。还没有开始鉴定,委托人就已经对鉴定结果下了结论:孙勇隐匿资产了(在国企改制过程中隐匿资产就是贪污),鉴定机构只需要鉴定隐匿资产有多少,或者去向是哪里。公诉机关未审先判,已直接认定孙勇贪污。而这种明显违反《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的鉴定,最终成为了孙勇案定案的支柱证据。

  六:鉴定意见没有告知孙勇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侦查机关应当将用作证据的鉴定意见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提出申请,可以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孙勇直到一审开庭时才知道有这一个鉴定意见,从来没有人告知他,更何谈提出什么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在本案中,法律赋予孙勇的权利被无视、被剥夺,直接导致孙勇的十年徒刑。

  律师质疑:孙勇贪污了什么

  两审法院认定孙勇贪污,除了依据了一份有违法嫌疑的司法鉴定,在证据适用上存在错误外,两审法院在事实认定上也自相矛盾。

  一:720万是否真的被隐匿了?

  辩护人李为民律师向记者表示:鉴定意见书认定720万财产被隐匿,只是提供了一张会计科目调整表。为什么调整?依据是什么?都没有说明,更没有附上相应的财务凭证等会计资料。司法会计鉴定是根据企业的原始账目,对企业的资产、财务状况进行的鉴定。那么,企业的原始账目,作为原始证据、直接证据,自然更能说明事实情况。更何况,永合所鉴定时距离改制已经十数年了,要求孙勇对每一笔会计项目都明确清楚,也实在是强人所难。永合所所说的这720万具体是什么情况,原始凭证一看即知。事涉孙勇人身自由的基本人权,为了查明事实,孙勇的辩护律师多次向法院申请调取原始账目,一审法院曾经将调取证据申请转给淮上区检察院,淮上区检察院以案中其他证据已经证明案件事实为由,不予调取。

  依据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均不得干涉。那么,本案辩护律师要求调取证据,一审淮上区人民法院为什么需要经过淮上区检察院同意呢?

  二:总资产258万元的公司,如何被贪污720元?

  根据永合所的鉴定,认定孙勇在改制时隐匿了720万元,把这些所谓“隐匿”的资产全部加回来,永合所的结论是:改制时,棉麻公司和合作社一共价值258万元(且不说这个结论存在的诸多问题)。棉麻公司改制是整体改制,资产和债务全部接受。就算孙勇把棉麻公司整体全贪了,一分不剩,也只有258万,哪里来的720万的资产被贪污?

  三:孙勇“贪污”财产,风险独当,分红大家共享?

  根据两审判决认定,孙勇将“隐匿”的资产,用于在改制后的天源公司增资,从孙勇持股4%,增资到97%。但是,法院也认同这样的事实:根据公司股东会的决定,分红权仍是按照原始的持股比例(孙勇4%)进行的。

  既然孙勇大费周折“隐匿”了财产,“贪污”到了自己名下,为何最终却是和其他股东一起分红?辩护人对此提出了异议,法院在判决中回应了这一问题,认为“股东分红属于赃款分配问题,不影响贪污罪的成立。”这样一来,驳回了辩护人的意见。但辩护人对这一回应提出一系列问题:既然是赃款分配,这720万的赃款分配给了哪些人?为什么此案没有共犯?没有共犯,谈何赃款分配?按照两审法院的逻辑,孙勇个人“贪污”了股权,却把分红归全体股东所有?“收益(分红)”大家共享,“风险(坐牢)”孙勇独当?

  四:孙勇“贪污”究竟是何时完成的?

  按照永合所的鉴定,孙勇2001年改制时就隐匿了资产,那说明在那时其贪污行为已经完成。而法院认定的“赃款分配”是2006年的事情,那么,从2001年到2006年这五年是谁持有赃款呢?是孙勇吗?如果是孙勇,那又与司法鉴定意见相矛盾。司法鉴定认为,孙勇在改制时将隐匿的资产并入的了改制后的天源公司,并不在孙勇名下,被隐匿的财产也还没有被“分配”给任何人。如果被隐匿的财产在天源公司名下,凭什么认定是孙勇贪污了这笔钱?

  法院审查鉴定司法依据

  司法实践中,由于鉴定意见是专业机构就专业问题出具的,被司法机关采用的可能性极大。但鉴定意见更事关被告人的罪与非罪、罪行的轻重,也往往成为司法人员以不懂专业为由办错案的借口。记者向孙勇的辩护人李为民律师了解,对于这种类型的证据,原来叫“鉴定结论”。由于一些审判人员对鉴定结论不加分析的判断,不进行必要的质证和审查,盲目的认定,导致审判受制于鉴定,在诉讼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全国人大在关于司法鉴定的规定中将“鉴定结论”修改为“鉴定意见”,有利于摆正这类证据在诉讼中的位置。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刘洋
  • 热图
  • 精彩瞬间
  • 精彩新闻
  • 随便看看
热门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jvbao#sw2008.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5